安居古城九宫十八庙之一的禹王宫,又叫湖广会馆,是目前西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古建筑群,是古代作为见证安居古城繁华商埠的历史见证。湖广会馆坐落在安居古城的南城,整个古建筑群雕梁画栋、涂朱鎏金,浮雕镂刻彩绘的取材来自老百姓... 耳熟能详的西游记、西厢记、封神榜、二十四孝等... 人物故事图案,还有龙凤、麒麟、喜鹊等各种代表吉祥的动物图案及各种奇花异草等植物图案。其雕镂工艺精湛,栩栩如生。
天后宫又名妈祖庙、福建会馆。始建于明,位于安居古城南街,左后邻武庙,右与湖广会馆共壁,前门临街,背靠山,山后有川主庙。天后宫是由福建士绅集资修建。
药王庙位于化龙山右,始建不详。原在乌木桥旁,明末毁于兵燹。后又重建。康熙十七年(1679年8月)被洪水冲毁。嘉庆二十四年(1820年)重建。正殿保存完好,内供药王孙思邈。两边有厢房,外墙尚存,但山墙基石和灰砖风化严重。
波仑寺位于安居古城东古石龟山顶,岭峦耸翠,上逼重霄,杰閣巍峨,下临江浒。始建于唐朝天成四年。古汉什邡县惠剑寺有禅僧智通,生数十年不语,明宗闻而召之,乃启口说经,以其左手为波,右手为崙,遂号波崙禅师。后云游至此结庵隐居。宋皇祐四年,居民张觉明、罗天才始就岩前镌半影佛像及背镌观音。各岩小像。
齐安公所又名帝主宫、黄州会馆。是由原湖北齐安郡移民共同出资修建。里面正殿供有“三元大帝”或称“三官尊神”。三官即“天官、地官、水官”。源自上古时代中国先民对天、地、水自然现象的崇拜。认为宇宙万物生存、生长都离不开天、地、水三种基本元素,合称“三元”。
刘雪庵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奠基人,也上世纪收录大英百科全书的唯一的华人音乐家。他一生中创作了很多的脍炙人口的歌曲,如《长城谣》、《流亡三部曲》、《踏雪寻梅》、《何日君再来》以及空军军歌等等。
王翰林院,始建于明,原名天官邸,是安居古城明清望族王氏故宅。座落于化龙山下,俗名猛虎跳岸,有诗赞曰:“化龙山在后,身前双玉环,千人齐拱手,万盏明灯来。
清朝翰林吴鸿恩的展览馆,吴鸿恩字泽民,号春海,自幼受曾祖父曾毓璜的影响,手不释卷,勤学好问。道光二十九年(1849)入选拔贡,任工部营缮司行走,同治元年中进士,同治四年任(1865)翰林院编修、国史馆篆修,同治十年(1871)出任山东道、云南监察御史,当时的吴鸿恩文名颇盛,才华盖京都,他还受聘主持北京“观善堂”“愿学堂”讲习一职,门下弟子数百人,光绪二年殿试,“三鼎甲”悉出其门,也就是说当时的状元、榜眼、探花都是他的学生,一时传为佳话。
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领导人,1926年12月泸顺起义失败后,刘伯承元帅被四川督办刘湘以5万元大洋悬赏通缉,刘伯承元帅就携参谋周国淦一行人经荣昌、富顺、隆昌、永川、大足,最后于1927年6月来到咱们安居。安居是川东著名的水码头,反动军阀认为起义军容易潜入安居过境,加上参谋周国淦是咱们安居本地人,游广居因此派了一个营到安居,驻扎在武庙,四处设卡盘查缉捕,后来刘伯承元帅乔装打扮顺利躲过检查到达合川,奔赴汉口与中共中央会合,20天后组织发动了举世闻名的“八一南昌起义”。
文庙在化龙山巅。创自明成化中,弘治十年重修。明季兵燹后,仅存大成殿一间。大清乾隆二十六年,知县蔡玉华,率绅士增修崇圣祠,及东西庑戟门。嘉庆二十三年,监生周启标,捐置祭田,收租谷四十石,以供春秋丁祭。道光五年,士民复增葺宫墙,改建棂星门。二十四年,知县余遂生,以年久倾圯,率绅耆重修,寻以经费不继,中止。同治八年,知县于腾、训导易全斐,督建大殿一间,左右两庑各五间,戟门三间,崇圣祠一间,更衣修馔、祭器、库房诸所。戟门外乡贤、名宦、忠义、节孝四祠,及棂星门宫墙等。
安居古城县衙遗址,是目前重庆唯一保存下来的明代古代县衙,2003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,目前我司已完成县衙大堂、内堂和厢房修复以及县衙官邸的重建工作,总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