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 2015/3/17来源: 本站浏览量:
美丽的琼江又名安居溪、大安溪、关溅河、官禁溪。它发源于四川省乐至县中东部飞鸟山东麓,从西北流向东南,途经乐至县、安居区(今遂宁市管辖)、潼南县,入铜梁境,经过滩石、青滩、高磴、牛头滩、观音滩、幺滩、长滩、溅滩等急流险滩,在铜梁安居镇与涪江汇合。其全长260公里,流域面积4500平方公里。
在这条江河上下流域先后在不同时代、不同地域、不同隶属关系的情况下,诞生了两个古老而文明之县——安居县。一个在安居河上游,人们称为“上安居县”。一个在安居河下游,称为“下安居县”。
两个古安居县相同之处有四点:一是“安居县”名字完全相同。二是同处安居溪流域,都以安居溪为名。三是都源由古安居镇演变而来。四是上下古安居县撤销后,都较长时期保留了“安居镇”的建置,一直到2003年,上安居镇升为县级区,隶四川省遂宁市,下安居镇仍为县辖镇。
由于上下安居县有上述相同之处,光绪《铜梁志》和道光《重庆府志》将上下古安居县混为一谈,误认为上游安居县是下游安居县的前身,下游安居县是上游安居县的延续、移置、重置,使世人信以为真。
实际上,上下安居县是两个不同历史时期建立和撤销、不同治所、不同管辖疆域、不同隶属关系的互不相关的两个县,其依据如下:
一、建置的时间不同
《元和郡县志》载:上安居地域,汉代为四川资中管辖之地。南北朝北周时代(557~580年),在上安居地置柔刚县,并在此设安居郡。隋代文帝开皇初年,废安居郡,上安居地之柔刚县属普州(治所今安岳)。隋朝文帝杨坚开皇十二年(592年)由柔刚县改名为安居县(以安居溪为名)。上安居县历经隋代、唐代、五代、北宋、南宋,元代至正四年(1344年),并入复置的安岳县。从初名柔刚县算起至元代裁撤,共经历了770余年。
下安居县建县时间应为明代宪宗朱见深成化十六年(1480年)庚子年九月。根据有:明代成化二十二年(1486年)丁未科一甲第二名进士及第榜眼刘春(巴县人),时任礼部尚书。刘春与弘治九年(1496年)出任安居县令的余诚(泰兴人)相好,余县令筹划重修安居县儒学,弘治十八年(1505年)修好。受安居县生员苏鼎、李春之请,刘春尚书于明代弘治十八年(1505年)乙丑年撰写了《重修安居县儒学记》,文载:“安居滨涪江,旧厘市,蚁聚为巨镇,未有邑也。成化庚子(宪宗十六年,公元1480年),抚按诸重臣疏民之请,请建邑于上,始设置。”这段话出自朝廷礼部尚书手书,权威可靠,此其一。其二,成书时间与建县时间仅隔25年,不会搞错,真实可靠。其三,刘春尚书是巴县人,巴县与安居相近,对安居情况较熟悉。另一有力证据是:明代下安居县知县刘让玙,于明代弘治十八年(1505年)著《唐柳玭墓碑》称:“安居之有邑,自成化庚子”,成化庚子就是成化十六年即公元1480年。刘让玙任安居县令与安居建县时间相距只有25年,中间间隔只有8任县官,对建县时间记载准确,与刘春尚书所写《重修安居县儒学记》一致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载:“析铜梁、遂宁二县地置安居县,自成化十六年起。”明确安居建县为成化十六年。
重庆市铜梁人民政府1991年编印的《铜梁志》载:划铜梁、遂宁(原已废的小溪县)部分地新置安居县,以安居河得名。清代康熙元年(1662年)裁撤安居县并入合州,但有关政事,仍以县名义直达重庆府。正式并入铜梁时间为清代雍正六年(1728年)。县存时间长达183年,以县级机构名义办事时间长达248年。建县时间比上安居县晚900多年,县存时间比上安居县770多年少520多年。上安居县撤县时间与下安居县建县时间相差136年。
二、县的治所不同
上安居县,《元和郡县志》载:北周柔刚县,因柔刚山得名,柔刚山在县东二十里。隋开皇十二年改为安居县,因水(安居溪)为名,安居溪在县北八十步。县南至普州(今安岳)80里。《旧唐志》载:安居县旧治柔刚山,武则天天授二年(691年)将县治所移至张棚。《九域志》载,普州北面70里就是安居县治所。《遂宁志》载:今有安居铺,在县(遂宁县)西南四十里,即安居县故城。上安居县治所的位置在安居溪上游的安居坝,即安居溪上游的两条支流白马河和蟠龙河的交汇处古安居镇。
下安居县治所在下游安居溪与涪江交汇处的古安居镇。
上下两个古安居县治所相距140公里。
三、管辖的地域不同
上安居县管辖的区域即今遂宁市西南部的安居溪上游的白马河、蟠龙河流域、安居坝、柔刚山一带地区,比现今的安居区范围稍大。上安居县当时北面邻资阳、蓬溪,东面、南面临遂宁县,西南临普州、乐至县。1992年《潼南县志》载:北周置安居郡柔刚县,今潼南县琼江一带隶安居郡柔刚县。隋代炀帝大业十二年(616年),升隆龛镇(今潼南县光辉乡)为隆龛县,县的治所在今潼南县光辉乡瓦子堡,辖今潼南琼江一带,隶资阳郡。唐代玄宗先天元年(712年)改隆龛县为崇龛县(避玄宗李隆基名讳)。北宋太祖赵匡胤乾德五年(967年),降崇龛县为镇,并入安居县,安居县治所仍在今遂宁市西南的安居坝。上安居县在宋代管辖地方包括今潼南县柏梓镇以北琼江流域。因在潼南发现的800年前的宋代铜梁地券证实,柏梓镇两河村一带属宋代铜梁咸通乡地域。由此证明,上安居县管辖的地方没向南越过柏梓镇。
下安居县管辖的范围是安居溪滩石(今潼南泰安)以下中下游流域和别狗沱(今潼南别口)以下涪江的西北岸(东南岸为合州)区域,又含平滩河流域。光绪元年《铜梁志》载:成化十七年庚子年,分铜梁、遂宁二县地置安居县,铜梁划出四里即安乐里、万安里、安正里、新兴里,归安居县。《遂宁县志》和《潼南县志》对是否划地置下游安居县一事只字未提。民国《新修铜梁志》称:“两县析地,但知遂宁六里,铜梁四里,何里自何县分出已不可考”。万历《合州志》称:“铜梁编户三十一里,成化十四年(1478年,)割六里置安居县,铜梁止二十六里,总以四乡”。年代有误,里的个数也有矛盾。“万历合州志”同时称“曾昂,铜梁安居太平里人”,安居县知县刘让玙在明代弘治十八年(1505年)撰写的《唐柳玭墓》称:“安居邑之太平里,有唐代刺史柳玭墓。”这可以肯定地说铜梁划出的上述四里之外还有一个太平里,铜梁划出五里,自存二十六里,与编户三十一里一致。
关于遂宁析出的里数,据民国《新修铜梁志》讲:民国元年,分遂宁地新置潼南县时,安居镇好事之人乘机闹铜安分治,并将中安里、下安里粮册全部携去,在安居城设框征收田赋。中安里、下安里为今潼南县境内的2个里,中安里含潼南县复兴场、三汇场、五桂场、斑竹场。下安里含潼南县柏梓镇、塘坝场、王家场、兴隆场、泰安场。1990年所编的《铜梁志》称:安居置县是以现铜梁西北的安居、关溅、平滩3个区20个乡镇和今潼南县的卧佛、小渡、塘坝3个区的16个乡镇为县的疆域。下安居县废时,原属铜梁的地域复入铜梁,为安居乡。原属今潼南县的3个区16个乡镇地域仍划归当时的遂宁县。
四、隶属关系不同
光绪《铜梁志》载:上安居县地域在汉代属资中县地,南北朝北周时建柔刚县属安居郡。隋开皇初,安居郡废,柔刚县属普州,隋开皇十二年由柔刚县改名安居县,仍属普州。《隋地理志》载:隋炀帝杨广大业初,安居县属资阳郡。《唐地理志》载:安居县属安岳郡。武则天武德二年以后仍属普州(州治所今安岳)。唐代宗大历二年(767年),改属遂州。宋代仍属普州。元代上安居县废。
下安居县从建立之始,就直接隶属重庆府,不属合州管辖。
五、山川、人物有别
上安居县有安居坝、安居铺、柔刚山、茗山、伞山、崇龛山、石羊山、茗山镇、崇龛镇、石羊镇、白马河、蟠龙河,有陈希夷的希夷洞、演易台、阅经台等。人物有陈希夷(名陈搏,号扶摇子,北宋初期人),有南宋随军转运使兼宣抚处置使、专领四川财赋的赵开。
下安居县则没有上述坝、铺、山、镇、河流,也没有陈希夷和赵开。
对安居河流域上下两个古安居县的事例在历史上也有同例:合州古称垫江、涪陵、巴川,而现时之垫江、涪陵、巴川绝非合州古称之重置、移置。长江中游之重庆古称江州,长江下游的九江市也古称江州,它们之间也绝非重置或移置。
对上述上下安居县之区别,光绪元年韩清桂、邵坤、陈昌主编的光绪《铜梁志》第一册三十页上称:“旧志按《舆地纪胜》注,茗山在安居县南七十里,有茗山镇。今茗山镇在安岳县东六十里,不在遂宁。其安居废县(上安居县)则在遂宁县西南四十里,近安岳界,又非今废入铜梁之安居也。”陈昌等人发现了有区别,但未对光绪《铜梁志》作更改,仍保留混为一谈。
民国三十八年(1949年)十二月郭朗溪主编的《新修铜梁志》中,指出了陈昌等人主编的光绪《铜梁志》,把北周、隋、唐、五代、宋代时期的上安居县同明代新置的下安居县混为一谈的错误,并作了纠正。
1990年新编印的《铜梁志》摒弃了光绪《铜梁志》对安居县的错误记述,真实记述了下安居县的史实,还原了历史本来面目。